第454章 矿物入药,崇文区的高干楼(月票加更) (第2/2页)
这时候邓南星跟了上来,对着方言说:
“我也跟你一块儿过去。”
方言对着他说:
“你不回去同仁堂,跟着我跑什么?”
邓南星摇摇头说道:
“回去也无聊啊,距离下班时间还有很久呢,我先跟着你去玩玩。”
方言对着他询问道:
“你不是应该好好复习准备高考吗?”
邓南星笑着回应道:
“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我是晚上学习,晚上的时候我们那边的公社,会组织附近要高考的人,集体参加复习班集中学习。”
“晚上的时候我自然会加倍努力,认真读书。”
方言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模式,问道:
“你说的是……夜校?”
邓南星摇摇头:
“不是夜校,就是公社的集体复习班。”
说罢他解释道:
“大家会互相监督,互相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知识和复习经验,互相鼓励支持,共同进步,当然时不时还有一些老师会过来根据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我们排学习计划解答学习中的难题,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复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那附近不管是回城的知青,还是单位里上班的年轻人,都会在晚上汇聚一堂。”
“大家互相交流后,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方言恍然,感觉这种模式可不多见。
这公社的领导有点远见啊。
方言对着他说道:
“那你们这公社整挺好啊!”
“那当然了。”邓南星有些得意。
方言好奇的问道:
“你们那什么公社啊?”
邓南星挠挠头:
“哎呀,也不叫公社,以前叫习惯了,现在就叫安化楼。”
方言听到这,立马就想了起来,问道:
“你说的是崇文区的安化楼?”
“没错。”邓南星点点头。
方言说呢,如果是安化楼那就说的通了。
邓南星说的这个安化楼,其实就是目前京城里,最有名的三座人民公社楼。
另外两栋是西城区的福绥境大楼,东城区的北官厅大楼。
而崇文区有些人感觉可能会有些陌生。
但他目前是京城4个中心城区之一,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南侧。
之所以陌生,是因为后世在2010年7月,崇文区正式撤销与东城区合并了。
安化楼是因为拆迁了安化寺,在上面修建出来而得名。
它在1960年5月竣工入驻,目前是京城最著名的楼盘之一,也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酒店式公寓,拥有京城最早的社区会所。
安化楼的主体有9层,附属楼有8层,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当时属于相当大规模的建筑物,大楼竣工时轰动一时,那个时候几乎没人不知道这公社大楼的。
另外,安化楼也是京城历史上第一座安装了电梯的居民楼,在大楼中心的电梯间有两部电梯。
规格如此之高,那么入住也是有条件的。
入住安化楼不仅要身份还要有足够高的收入,1962年入住大楼的居民大部分的家庭月收入都在200元以上。
分给他们的两居室,当时的房租是十几元,相当于BJ市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因此这地方被称为“高干楼”。
里面的各种福利,还有社区服务放在后世来看,都是相当惊人的。
就比如这里有个公共食堂,每周六晚上都会挨家挨户询问,第二天是否订餐……
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有。
而没想到高考前,他们还专门弄了个集体学习班,要不说是高干楼呢,这社区领导前瞻性确实够强的。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20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