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应对 (第2/2页)
太阳渐渐升高,父子二人其乐融融。
元真一会要父亲抱,一会又下地走路,小手紧紧握着父亲宽厚有力的大手,
脸上满是笑容。
这样温馨的正午,长大后的他或许会时常回味。
他终究比什翼键强,因为他有宠爱他的父亲。
******
邵勋只花了一柱香时间,就神奇地「钓」上来两条鱼。
食官将蒸鱼和鱼汤做好端来后,元真大口吃喝着,非常开心。
邵母刘氏爱怜地摸着孙子的小脑袋,道:「小虫虽然时常不着调,但孙儿一个比一个出挑。」
邵秀的眼神愈发浑浊了,但还看得清孙子。
眼前这孩子虽然才六岁,但身量还是挺高的,比一般的孩子骨架稍大一些,
让他依稀看到了当年的虎头。
不过一一唉!邵秀叹了口气,此子若回到草原上,会不会被他那个充满心计的娘亲带坏了?
王氏的所作所为,邵秀偶有所闻,那就不是个安生过日子的女人,小虫招惹人家作甚?
刘氏却没想那么多,只笑眯眯地看着孙子,道:「慢些吃,还有呢。」
元真看了看阿婆,笑了笑,又低头吃了起来。
邵勋则坐到了院中。
中常侍侯三捧来几份奏疏,都是丞相王衍批注过的,因比较重要,故需邵勋再过一遍。
第一份就是有关代国局势的,再一看上疏之人,好家伙,亮子!
庾亮是台阁重臣,北边送来的急件自然会抄录一份给他。但这么快就上疏言事,也太急了一点。
邵勋耐心看了下去,最后批阅三字:知道了。
庾亮建议将郁律幼子拓拔孤索来洛阳为质,免得其为王氏所害。
建议还是很不错的,但都勋还要再等等。
拓拔孤的母族郁若氏很早就投靠王氏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叛变过,故拓拔孤得以幸存。
根据单于都护府收集的消息,拓拔孤似乎深居简出,很少与外人来往,低调得令人惊讶。
这或许是他的自保之道,可以理解。
邵勋还需要和王氏交涉一番。
这女人前年正月时哭哭啼啼,说她要控制不了局面了,现在又来这一出?
邵勋回忆了下,当时王氏确实是真情流露,说的东西也不是假的,都是事实,以至于邵勋也在帮她想办法,怎么稳定局势。
只不过,她太会抓机会了。不,这个机会原本可能不是机会,或者不应该出现在此时,是王氏人为「催熟」出来的机会。
她一手操盘,玩弄人心,兵行险着,最后获得了成功。
不过,她还没能完全摆脱终极危机:什翼犍亲政。
这把剑一直悬在她头顶,要想解决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王氏始终有求于他,无法摆脱控制。
这次突袭斩杀槐,王氏固然得了好处,化解了危机,但这个危机本身也是邵勋作出来的一一非得把人家肚子弄大,还要给儿子封国,这不是啪啪打鲜卑人的脸么?
想到这里,邵勋轻轻叹了口气,他又把庾亮的奏疏拿起,将「知道了」三字划掉,写上:「册其为渔阳郡公,以拓跋那旧部属之,不得有误。」
另外,他好像该物色五原国内史、国丞、大农、中尉等一系列官员了。
五原国、凉城国是他和王氏的「共同财产」,是他设想中北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她失势之时的退路。
经营好这两个国家,似乎是他和王氏之间难得的共识。
邵勋随后又拿起第二份,这是王衍写的。
前面都是废话,就最后一段比较紧要:封宇文乞得龟为辽(国)公,置燕山都护府。
看完之后,邵勋静静思索片刻。
王衍这是想让朝廷全面介入宇文鲜卑,千涉其国政,扶持其大族,向慕容鲜卑表明态度,同时也隐隐给拓跋鲜卑施加压力。
在此之前,朝廷的政策基本是让拓跋、宇文联合,共抗慕容。
现在仍然要促成其联合,但朝廷要直接入场,借着宇文氏被打得如同丧家之犬的有利时机,加强控制。
邵勋在奏疏最后写了个「可」字。
他不想在北边开战,至少现在不想,司马普、李成才是重点。
他只想北边保持稳定,同时能给他提供兵员征战。
吃完饭的元真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静静看着邵勋,
邵勋放下毛笔,将儿子抱在腿上,问道:「想不想阿娘?」
元真眼睛一亮,用力点了点头。
邵勋笑了,道:「让她来陪我们过年好不好?」
元真又点了点头。
「以后要听阿爷的话啊。」邵勋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