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小王爷的怒火 (第2/2页)
天下大势尚未发生,哪里有准确的答案?
三道题全都是坑,稍有不注意就是万劫不复,就算国公府也不敢得罪天下所有的势力。
好在眼前的是崔渔,而不是神祈。
第一题崔渔直接鼓吹天下鬼神和大周合作五千年,乃是心心相合唇亡齿寒,理应好生拉拢,提高鬼神的地位,鬼神不是敌人,反而是人族的助力。
这般违心之言,崔渔自己看了都直摇头,但是叫人也挑不出毛病。谁敢和崔渔唱反调?谁敢明面上说天下鬼神是大周的潜在敌人?
鬼神遍布天下,得罪了鬼神可没有好下场。
至于说第二题问策三百六十五路诸侯,崔渔更是夸夸其谈,加大鼓吹力度,说那三百六十五路诸侯心向大周朝,与大周勠力同心,周天子一声令下,三百六十五路诸侯云从影随不敢违背,谁敢说诸侯背离,那就是挑拨离间其心可诛。
第三题天下大势?
那更好说了,崔渔直接鼓吹天下大势皆在我手,大周三百六十五路诸侯齐心协力,大周欣欣向荣必然能延续万万年。
崔渔挥毫泼墨,下笔如有神,不过半日就已经答题完毕。
刘文德看着崔渔的答题,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崔渔的答题简直是一派胡诌,大周现在是什么局势,能瞒得过他们这群士大夫阶层吗?简直是在开玩笑呢!
但是偏偏所有人对于这份答题却说不出半个‘不’字,谁敢揭开那一层遮羞布?
没有人敢!
后果太严重了!
到时候不但会得罪天下鬼神,更会得罪天下八百诸侯,谁能有活路?
大周虽然和三百六十五路诸侯诸侯表面上不和谐,与鬼神私下里龌龊,但全都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
“老油条!一点都不像是热血少年,看来这位未来的国公爷不简单的。而且这位国公爷和大周朝庭离心离德,可谓是人心背离,未来大周要是稍有动荡,这位国公爷必定首当其冲。”刘文德眯起眼睛,他也不想得罪人,提笔在文书上批了一个优字,然后端起托盘:“小国公爷还请回去等候消息吧,接下来的事情,还要由吏部上面的大人批文。”
崔渔点点头,看了刘文德一眼,与海澜走出大门外。
且说刘文德端着批文,一路来后后院办公衙门,就见小王爷和吏部尚书正在闲聊。
“考核完成了?”吏部尚书问了句。
刘文德略作犹豫的看了姬无心一眼,还是选择递上文书:“考核完了,等级按照惯例评优。”
“哦?”吏部尚书闻言眉头一皱,正要伸出手去接过文书,下一刻却被姬无心劈手夺过去,随意看了两眼,一把揉捏碎掉:“可笑!简直是可笑!一派胡言,狗屁不通。这等狗屁不通的文章都能评级为甲等,难道我大周朝的勋贵都没有人了不成?”
“大人不会责怪小王逾矩代庖吧?”小王爷扭头看向吏部尚书。
“任凭王爷做主。”吏部尚书当然不会反对,神家和姬家的事情,没有人想搀和进去。扭头看向刘文德:“按照小王已的意思办吧。”
小王爷闻言得意一笑,刘文德确是面色犹豫:“大人,这不符合规矩。万一日后那些勋贵有了意见,咱们怕吃罪不起。”
神祈既然已经被上代国公钦点,潜规则就是必须要继承,所谓的考核不过是走一下过场罢了。
这要是较真起来,各大家族那个家中还没有个不争气的子孙来着?漫长的时光长河传承中,数千年来谁家还不多有一个不争气的后辈?
“你在和我谈规矩?我姬家的规矩就是规矩。你明日离开吏部,回家种田去吧。”小王爷面色不虞。
吏部尚书打岔:“去通知神家,再选择一个继承人过来接受考核,否则今年的考核只能作废,荣国公府继承爵位只能削下去一等。”
听闻这话,刘文德不敢在继续多说,而是选择转身离去。
且说崔渔和海澜,走出国公府后,崔渔面色沉重道:“这次考核怕是悬了。”
“小公爷有意为难,谁又能奈何?”海澜眼神中满是怒火。
崔渔闻言沉默半响,许久后才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此事未到绝路,未必没有转机。”
他想到了大王子姬无双,姬无双或许可以利用一番。
至于说赵国公?
崔渔没想动用这个人情!
他现在是神祈,怎么能去动用崔渔的人情?
一行人回到国公府,海澜去禀告老太君,崔渔回到荣国公府,就见荣国公夫人连忙迎上前来:“考核的怎么样了?”
荣国公夫人和崔渔是真的一条心,比任何人都希望崔渔能继承国公府的位置。
“怕是还有波折。”崔渔回了句。
“还有波折?”荣国公夫人眉头皱起:“你是国公爷指定的继承人,在吏部那里应该是走个过场而已,怎么还有了变数?”
“终究不是国公爷的嫡系血脉。”崔渔道了句:“而且姬无心出手了。”
“姬无心?是他!”荣国公夫人闻言面色一冷:“他敢坏我府中事情?”
他可是带着天子的意志进入国公府,眼见着所有事情都要办妥了,谁料姬无心竟然搞幺蛾子?
她又岂能容忍!
未来国公爷只能是她儿子,至于那个神灵?
哪里凉快去哪里呆着吧。
“你可有何打算?”荣国公夫人有些急眼了。
她虽然是奉命办事,但结果却并不在她的掌握中,大周天子只要掌握神家血脉,至于说是不是他的儿子,还是说神灵什么人继承爵位,全都不在周天子的考虑过程之中。
大势不改,小势可改。
荣国公夫人想要骂姬无心祖宗十八代,这狗比之前不出手,等自己快要办成了的时候来摘桃子,简直是不当人子啊!
荣国公夫人心中泛酸:对方是嫡系,不将自己这个三代公主放在眼中倒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