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长乐老祖,玄奘圣僧 (第1/2页)
接下来的场景就十分残忍了。
刘半仙听到白衣仙人的话后,仿佛受到了某种开悟,眼中露出一丝狂热,而他的手中已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匕首。
划开胸膛,剖出心脏,鲜血飞溅。
刘半仙脸上不仅没有丝毫痛苦,反而像着魔一般十分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仙的样子。
“嘿嘿,给你,都给你!”
他脸上的笑容逐渐疯狂,跪在地上,捧着那颗鲜活跳动的心脏,无比虔诚地献给白衣仙人。
或许是因为曾饮下仙酒的缘故,尽管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心脏依旧强劲有力,跳动不已。
白衣仙人颔首微笑,长袖一挥便收起了那颗心脏,道袍滴血不沾。
他转身离去,遁向北方,再也不看其一眼,仿佛那只是个被遗弃的垃圾。
噗通!
刘半仙倒在地上,身体微微抽搐,鲜血不断流出,浸透地面,然而他却诡异地露出一丝笑意。
仿佛感觉到无尽的快感。
……
时光如泡影碎去,月光从窗外照来,屋内空空荡荡,归于平静。
李道玄周身绽放的佛光慢慢散去,那种浩瀚、慈悲的气质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潇洒从容,出尘缥缈。
就是目光微微有一丝尴尬。
查案查到自己身上去了?
原本他说自己是凶手,只是吓唬狄仁杰的恶趣味,结果没想到凶手竟然真的是‘李道玄’!
狄仁杰望着他,欲言又止。
就在他准备开口时,李道玄抢先一步,道:“怀英,你怎么看?”
狄仁杰微微一愣。
总有种违和感……
想了想,他直接说出了一个结论。
“凶手绝不是国师!”
李道玄有些诧异地望着他,道:“就因为你年幼时和他相遇过?”
狄仁杰摇了摇头,道:“当然不是,虽然国师于我有恩,但断案就必须要摒弃私情,敢于怀疑一切。”
顿了顿,他解释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根拂尘,不知道孔兄你有没有注意到,那根拂尘上大有文章。”
李道玄愣了一下。
拂尘?
大有文章?
他咳嗽一声,点头道:“嗯,不错,是有点问题。”
狄仁杰如遇知己,刚要出声相问。
“怀英,你怎么看?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
狄仁杰:“……”
“孔兄,我对国师的事略有了解,那根拂尘,应该是当年太宗文皇帝赐下的麒麟玉拂尘,国师曾以此拂尘在徐州降服水鬼,白马渡江而去,留下了一段传说。”
狄仁杰自信地笑道:“刚才那根拂尘,虽然在样式上很像,但根据记载,国师的麒麟玉拂尘,乃是用仙鹤毛发制成,色泽光鲜如绸缎,但此人所用之拂尘,却是用兽毛、麻以及马鬃尾混合而成,光泽偏暗。”
李道玄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中却暗自敬佩。
真是博学多识,心细如发!
那柄麒麟玉拂尘,自徐州扬威后,李道玄就很少用了,因为他的实力提升太快,遇到的敌人太强,拂尘虽能化为麒麟,却有形而无神,声势浩大而威力不足。
如今正尘封在他的三界葫中,纪念意义更大一些。
实话说,连李道玄自己都不知道他的麒麟玉拂尘是什么材质,倒是狄仁杰说得一清二楚,侃侃而谈。
那感觉,看来是个老粉。
“另外此人刚刚以拂尘敲了下死者的头,想必孔兄也注意到了,他用的是左手,也就是说,此人是个左撇子。”
“但国师,从来都不是左撇子。”
李道玄面不改色,点头道:“不错,我也注意到了。”
回想一下,嘶,还真是左手!
狄仁杰来回踱步,气定神闲,目光炯炯有神,谈及案情,整个人气质大变,神采飞扬,有种摄人的魅力。
“还有他的衣着也有问题,我曾四处走访,还专门拜访过宸王殿下,想要编写一本《国师传》,殿下曾说过,国师是谪仙下凡,那身道袍乃是天衣,没有任何缝隙,浑然天成,可是刚才那位,身上就被我找到了三处针脚的痕迹。”
实锤了,不仅是老粉,还是粉头。
“看来你对国师还挺有研究。”
李道玄突然有些底气不足。
“那是自然,我和国师神交已久,任何人想假扮国师,都逃不过我这双眼睛!”
顿了顿,他冷笑一声。
“区区妖道,还想假冒国师,思之令人发笑。”
李道玄默默后退一步。
摆摆手,狄仁杰又道:“其实只有三处针脚也已经非常难得了,可见绣娘的技艺之高,据我所知,能有此种技艺的地方只有两处,一是苏州,一是长安。”
“而他最后遁向北方,那正是长安的方向。”
一翻推理,环环相扣,有理有据,只是旁观一遍,不仅看出了凶手的伪装,还分析出了他可能去的地方。
李道玄不得不感叹,不愧是狄仁杰!
“孔兄,在下愚笨,就只能看出这么多了,不知你还有何高见?”
望着狄仁杰期待的目光,李道玄默然片刻,最后只蹦出了四个字。
“俺也一样。”
狄仁杰有些失望,感慨道:“如果国师在此,必然神目如炬,明察秋毫,让那凶手无所遁形。”
“我真是给他老人家丢脸了!”
……
县令府上,炊烟升起。
狄仁杰穿着便服,撸起袖子,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
炙羊肉、醋蒸鸡、猪肉丸子、鲈鱼羹……
任谁都想不到,这位曾经的宰相,如今的七品县令,还有这么一手好厨艺。
两人推杯换盏,经过刚才的事情,也迅速熟络起来。
李道玄不拘礼法,坐姿随意,嬉笑怒骂,畅所欲言,宛如魏晋狂士,潇洒风流。
狄仁杰虽是饱读儒家经典,却并不死板迂腐,反而十分欣赏李道玄的率真洒脱,两人很快就聊到一块,笑声不断。
渐渐地,李道玄便从和狄仁杰的交谈中,了解到了现在的大唐。
此时已是天授二年,李治六十三岁,武则天六十七岁。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来说,李治应该在八年前就病死了,武则天经过六年的铺垫,最终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武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