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人心向背 (第1/2页)
严嵩只觉得浑身发软,他知晓方才但凡孙重楼慢一步,或是故意袖手,他这条老命就算是交代了。
元辅上阵杀敌,结果变成了送人头。
嘉靖帝丢不起这个人。
对外宣传口径马上统一:元辅奋勇杀敌,力竭而死。
于是丧事就变成了喜事。
严嵩一去,严世蕃顶不住那些攻讦!
严嵩清楚得很,自己的儿子看似聪明绝顶,可却少了聚拢人心的那种气度。他若是去了,严党内部随即就会散作一团。
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
关键是嘉靖帝是否会拉严世蕃一把。
按照严嵩的分析,这种可能性有,但极小。
所以,他必须要活着。
而且要长命百岁。
不为自己,只为了严世蕃能逃过一劫。
严嵩喘息着,“多谢了。”
“谢少爷吧!”孙重楼抬头,“少爷,等等我!”
这厮策马就跑,严嵩回头,发现几双不怀好意的目光正在窥探自己……那是正在溃逃的几个敌军。
跑!
严嵩一个激灵,赶紧朝着蒋庆之那边打马而去。
宝马这家伙老实了,让去哪就去哪。
严嵩觉得这货还不错,至少能骑。
却没发现宝马眼中桀骜的味儿越发浓郁了。
老元辅追上了蒋庆之,举起刀,左顾右盼,等着看是否有漏网之鱼。
“元辅威武!”
后面传来了喊声,严嵩回头,只见赵文华一马当先……这个义子胆小如鼠,竟敢冲阵?
严嵩觉得自己老眼昏花了。
可赵文华也不想啊!
他本想在后面看热闹,可看一看的,却发现老义父深陷绝境。
若是严嵩战死沙场,严世蕃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他赵文华!
卧槽!
这看热闹,热闹竟然到了自己的头上。
那一刻赵文华想去死!
等严嵩死里逃生后,赵文华知晓自己必须要做出弥补的姿态,于是在一干文官的诧异眼神中,这个贪官拔出长刀,正气凛然的喊道:“我辈当不让汉唐前辈专美于前,杀敌!”
赵文华这个著名贪官奸臣都特么亲自冲阵了,咱们还等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
其实已经有不少文官想着冲阵了,只是不好意思出手而已。
以文御武的大背景下,文官冲阵就是吃饱撑的。
武人是贱籍,也就是贱人。你特么一个圣人子弟竟然去干贱人的事儿……你疯了?
当一个民族沉沦之前,必然伴随着军队的衰弱。而军队衰弱的前奏,是无人愿意为这个民族去冲杀,去赴死!
一个文官拔刀:“老夫……老子当年也曾练过,杀敌!”
“谁没练过呢?”
“君子之道,亦有骑射!”
“佛家慈悲,亦有怒目金刚,杀敌!”一个佛家信徒拔刀怒吼。
“杀敌!”
一个个文官在随行护卫的军士们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冲了上去。
最后剩下一个文官,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他慢条斯理的道:“蠢货,要杀敌,就不能从众。跟着一群人,哪有人给你杀?”
说着,这文官策马就往右侧疾驰。
右翼虽然反击成功,但毕竟损失不小,后面留下了些首尾……数十未死的敌军。
这些敌军正在茫然看着明军追杀,不知自己该如何。
就在此时,有人见到一个明人文官冲着自己咆哮。
不禁一怔。
这是要作甚?
招降?
瞬间,数十敌军跪了。
文官愕然,“竟然降了?”,接着他咆哮道:“这便是尔等口中的无敌铁骑?这便是尔等口中令我汉儿闻风丧胆的草原勇士?卧槽尼玛!”
文官怒吼着,策马朝着右翼反击的明军追去。
“杀敌!”
那咆哮声中带着一种释然。
仿佛多年束缚自己的什么东西轰然绷断。
敌军全线溃败。
明军也不顾什么战法了,以百户为单位,甚至是小旗为单位展开追杀。
两翼骑兵正在极力想超越敌军溃兵,来个包饺子。
但逃命的动力驱使着敌军使出浑身解数,哪怕把战马的屁股抽的稀烂,也在所不惜。
……
大同城头,张达正极目远眺,见到人潮在往北方奔涌,他的心在狂跳着,吩咐道:“打开城门,快马去问问。”
“总兵,有人来了。”
十余骑正冲着这边疾驰。
近前勒马。
城头数千守军齐齐看向他们。
为首的骑兵勒马,战马人立而起。
骑兵高呼,“伯爷令我等前来报捷。”
张达哆嗦着,“大捷了吗?”
骑兵傲然道:“敌军全线溃败,俺答亡命而逃。伯爷令全军追击!”
“开城门!”瞬间,张达的腰杆直了,面色红了,身体打颤了……
城门打开,十余骑兵冲进城中。
从大军出城后,躲在家中的百姓或是祈祷,或是背着包袱,拿着菜刀等兵器等着坏消息。
城北的一户人家,祖父六十余岁,自诩见多识广,大军出城后,他就令家人打理好家财,每个人平均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